语文实践与课程创新——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年会举行

发布者:新闻中心作者:发布时间:2023-11-07浏览次数:325

  为准确把握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理念与精神,扎实推进高等师范院校语文教育类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切实提升师范生的语文教育知识与能力,着力发展高等师范院校语文教育类师资的课程教学素养,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于11月3日至11月4日共同举办“语文实践与课程创新——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年会”。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通大学、江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近60所高等院校,100余所中小篮彩购买app、文教机构、职业院校的近千名代表参加线上线下会议,共聚一堂。会议邀请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吴忠豪教授、吴立岗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陈先云编审、江南大学田良臣教授等语文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资深一线语文教师,与现场嘉宾围绕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中的语文实践与课程创新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在学术探讨与教学实践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11月3日的开幕式上,篮彩购买app副校长张峥嵘、杨浦区教育局副局长吴群英、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会长王晨、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温儒敏教授、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荣生教授分别致辞、讲话。 

张峥嵘指出,小学教育是上海师范大学的优势专业,为上海乃至全国基础教育服务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教育教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与一线教师,期待会议能对小学教育中的若干核心问题形成新观点,新看法,为加强上海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科建设发挥巨大作用。 

吴群英期待与会专家能够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推进杨浦教育在新时代取得更大的突破,并感谢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和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对杨浦教育的大力支持。 


王晨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的筹办历程,指出专委会是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和上海师范大学共同搭建的学术研究与实践探索平台,将在助力教师专业成长、语文实践和课程创新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温儒敏认为,高校培养小学语文老师,要把功夫多下在提升老师的语文素养上,激发教师的专业爱好和兴趣、培养教师读书研究的习惯,打好教师的学科专业基础。因此语文教师的培养既要与中文系学生的培养类似,又要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教学。目前,师范生培养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希望本次会议的举办能对现实问题形成若干新的创见。 

开幕式结束后,篮彩购买app教育学院院长夏惠贤主持并点评“语文实践与课程创新前沿论坛”环节。这一环节,王荣生教授作了题为《语文教学的单元问题》的学术报告。报告指出,教学单元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和研究中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如何实施单元教学值得深思。王荣生教授由此从单元教学的教学形式、使用条件、内容组织、教学实施等方面阐释了他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单元教学问题的系统思考。 

吴忠豪的报告题为《指向实践——面对语文教育的百年之变》。报告指出,百年以来,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一直在发生变化,却难以改变“高耗低效”的情况。母语学习应该以实践为主,因此通过设置语文学习任务群,可以很好地指向语文实践,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吴教授以具体的课堂教学为例,与大家分享了语文学习任务群的价值、设置、实施与困难等问题,倡导指向语文实践的学习任务群教学,为与会代表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和研究视角。

 

叶黎明教授的报告题为《语文实践与课程创新学术研究论文撰写》。高校青年教师、学生和一线语文老师对如何开展与语文实践和课程创新相关的学术研究很感兴趣,叶教授以王荣生教授、叶丽新教授、徐鹏教授的研究为案例,与在场嘉宾分享这类学术论文的选题、调研、论证、表达等问题。她将抽象的研究策略与具体的研究案例相结合,为与会嘉宾提供学术调研和论文写作的详细攻略,得到在场嘉宾的一致好评。 

夏惠贤对三位专家的报告分别进行总结,他结合自己学习、工作、研究、思考的经历,分享与三位专家所提创见的共鸣,引导在场嘉宾更加深入地思索三位教授提出的学术问题。 

3日下午,大会进入“小学语文实践与课程创新专题研讨”环节,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丁炜副教授主持。在下午的会议中,上海市松江区泗泾第二小学正高级教师郑艳老师执教《冀中的地道战》一课,并作了题为《充分学习视野下的单元教学设计》的微报告。微报告中,郑老师聚焦单元教学设计问题,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并提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断了解学生、探索适合学生实践性学习的教学路径。

  第二届“上师杯”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的汪娜老师执教《古人谈读书》一课,并作题为《语文学习活动设计策略》的微报告。汪老师在微报告中对自己执教《古人谈读书》过程中的教学思路、教学重点、教学困惑、解决方案等进行详细解析,为在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杨浦滨江实验小学李菁老师作了题为《把握真实学情,赋能精准教学》的微报告。报告以“依学而教,顺学而导”为主题,与大家分享了她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关注学生、理解学生、顺应学生的实际学情并调整教学路径的经验。

 

 专家点评环节,陈先云认为,郑艳老师的课最大的亮点是问题导向,强调语言文字训练的主线。郑老师的课关注语言的工具性特征,强调听说读写并重的语文教学。汪老师的课则凸显了教学设计的体系性,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但认为课堂上学生读《论语》的时间还是太少,应该更加注重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文言文的语言特色。 

北京师范大学姚颖副教授提出,教师眼中要有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和认知经验,并将这种关注落实到课堂实践活动的开展上来。她还建议一线老师要探究教学问题,以研促教,以教代研,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对话。两位专家将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与课程创新的专家视野结合起来,将研讨推向了新高度。

11月4日上午,大会展开“高等师范院校语文实践与课程创新”专题研讨,研讨环节由南通大学陆平教授主持。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吕映教授为大学生上了一节《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研讨课。她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析重点,形成思路,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最终自主完成一节小学语文课的教学设计,将语文实践落实到大学课堂之中。 

上海师范大学郑桂华教授对此进行点评。她高度赞扬了吕映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教学涉及的教学理念,指出语文实践不仅对小学生重要,在师范生培养的过程中也同样具有重要价值。两位教授还围绕《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课程的建设问题与现场嘉宾展开互动,会场气氛十分热烈。

 

吴立岗教授做了题为《探索能对中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全局进行指导的高层次的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报告。吴教授从儿童心理发展和语言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指出语言是交际工具,语文学科是指导学生进行交际的学科。因此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设置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语言能力发展特征,在不同的阶段侧重对不同能力的培养。吴教授结合许多具体案例,对不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进行详细阐释,并为现场嘉宾推荐了一系列相关的教育心理学书籍,希望大家能更加深入地关切这一问题。 

西南大学魏小娜教授作了题为《从小学课堂到大学课堂:<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实践探索》的报告。魏教授介绍了自己建设《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历程,将自己的课程建设历程分为“知识+案例”阶段、“线上慕课”阶段、“线上线下”阶段。以此为线索,魏教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将课程建设为国家一流课程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也反思了课程创新与建构中的问题与困惑。 

南通大学陆平教授对此进行精辟点评,表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的创新和建设极为重要,需要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一线小学老师充分沟通,群策群力来不断完善。

 

大会的闭幕式上,王荣生教授总结了本次会议三个板块的会议内容,认为这次会议体现了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的特色,既有理论探索与研究,又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最后回到学科课程自身的建设上来,几个环节环环相扣,以更好地培养小教专业的师范生。王教授宣布大会的胜利闭幕,并对与会的专家、参会的代表和承办会议的上师大杨浦滨江实验小学表示感谢。

这次的会议既有理论牵引,又有实践展示,更有结合两者,在理论与实践的对话中激发创新活力的专题研讨。与会嘉宾一致期待,大会中迸发的思想火花,积累的实践经验,终将有利于推动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更新升华,推动一线语文教学实践的改革发展。


(供稿、摄影:基础教育处)